纬缘
载自2008年5月7日《东方日报》
随着国家社会的推移进步,社会每个族群架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二分法(即是存有受本身族群母语教育出身者以及受英文教育背景出身者),反之有三重法、或者四类法等等。
因为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纵横交错的教育背景早已不是新鲜事,在无疆界社会来说,实属平常事罢了!以大马华裔社会来谈,大致上可以被分为两大类:华文教育出身者(小学、中学都受母语教育)以及英文或者国文教育背景者(国小、英校系统出身)。可是,倘若只是单纯的以这两大分类法来代表着整个华社确实有些以偏概全,毕竟现阶段来说,绝大部分华裔子弟都是华文教育与国文教育的合成品!
不得不否认,华文教育和英文教育出身者的思考、思维模式不尽相同,因此衍生出各不相同的中心目标。
对于华教背景者,华文教育、华文报章、华人社团都是不可被质疑的领域,稍有任何差池,整个以华文教育为基础的华社都将会倾其所有捍卫之;相对来说,英文教育背景的思想模式比较西式,许多事情的做法会比较倾向于直来直往的理性基础上,而这一群人所重视的不外乎个人宗教、经济课题以及自由平等的议题。至于华教课题上,英文教育出身者不会过于在乎,毕竟这是事不关已的课题啊!
当然,这些是过去的模式——是华社由来已久的既定印象模式。可是,现在的华裔社会架构已经不再只是由两大组合组成的;大部分华裔子弟在华小度过了六年光阴,再经历六年的国中生涯,这样的组合模式到底是该归纳于华文教育系统么?还是国文教育系统出身者?
无论是照字面上、还是意义上来看,这一批华裔子弟并不能被归纳在上述两个出身背景吧!我们能不能这样诠释:这一批华裔子弟可以‘另起炉灶’,成为‘混合教育体系’的代表呢?
这样的‘另起炉灶’并不是对其他两大组别的不屑与轻视,其所要表达的主要是属于自己的思维模式以及争取目标罢了!由于整个求取知识的过程中,将华文和英文(或者国文)教育体系加以融合,这些交错背景出身者不会仿若单一教育体系‘情有独衷’的倾向性,反之拥有更为伸缩性空间,极大机会能从较中庸的角度出发,不偏向任何源流出身者。
普遍来说,‘混合组别’没有华文教育背景者对华教、报章与社团般坚持,可是也不若英文(或国文)教育出身者般对这些课题无动于衷;对于一些如宗教自由、经济课题上,采取的态度也是属于中庸模式,不偏不倚。
在全球化掌控的世界,很多时候单一华文或者英文教育出身的坚持并不能在其中顺畅游走,难免会存在‘顺得哥来失嫂意’的情况;所以,混合教育背景出身的那一套模式是否会更加适合已无疆界的世界呢?
时代进步的同时,任何过于偏导向的思维模式都比较不适合使用,毕竟现代人在心态思维、生活历练上已经不再经历过去那些所谓的动荡、不安,对于未来生活的要求,自然已提高至另一层次,何须再以‘单一’框框来约束各自的灵魂?
跳脱出框架以外,才能够活出适合现代社会的生活模式吧!换句话说,‘伸缩性’的生活态度或许较为适合生活讯息转换迅速的年代吧!
诚然,无论是英文教育还是华文教育出身者,国家社会的推手还是必须有赖两者的携手合作,而本文所提的‘另起炉灶’组合不是要搞分裂、搞破坏,反之亦能够成为推手之一,一起为民族、社会、国家尽一分力。
No comments :
Post a Comment